• 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버전
  • 用户中心

文创歌盛世 一物品千年——阳江书展海丝馆展区速览

2023-08-19  阅览次数:4255     收藏

“2023南国书香节暨阳江书展”于8月18日至22日在阳江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广东海丝馆在会场设置“南海I号”展区。展区内设立船语雕塑打卡区、亮点工作展区、“南海I号”荣誉墙、海丝漫卷展区、沉箱打捞活化利用展区、文创展区、文创产品打卡区、AR设备体验区和陶瓷修复展示区共9大区域供市民参观,并推出趣味十足的社教活动。8月18日早上“南海I号”展区举行文创新品发布仪式,推出“船语雕塑”、“一盏源”、“龙泉窑·青釉菊瓣纹盘”、“新款文创雪糕”和“南海I号遗址泥考古生态盲盒”五款文创新品,值得一提的是,在18日,南海I号“遗址泥生态考古盲盒”入围全省十大文创精品公示。


发布仪式现场还抽取两名幸运儿送出“南海I号遗址泥考古生态盲盒”文创产品,并且邀请小朋友们品尝文创雪糕,让大家在这个阅读的嘉年华里,带给观众朋友们海丝历史文化体验。


640.jpg


640(1).jpg

640(2).jpg


640(3).jpg


640(4).jpg



网红文创,全线9折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满足观众“将博物馆文物带回家”的愿望,广东海丝馆加大力度开发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近年来,共开发12类1204种文创产品。本次书香节,除了首发的新款文创产品外,广东海丝馆还挑选出文创雪糕、纪念章、常满罐等深受广大游客喜爱的网红产品进行展销。书香节期间,全线产品九折优惠。



穿越历史——“南海I号”VR科技探秘之旅

2019年始,广东海丝馆在馆内建设了“南海I号”VR科技探秘项目,一经推出就深受游客喜爱。书香节期间,广东海丝馆把VR项目带到现场,让观众亲身体验丝路“船”奇VR影片,感受古代航海传奇故事。


640(5).jpg



亮点工作

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我省统筹全省乃至全国水下考古资源活化利用的重大部署,将于2024年下半年开馆。坐落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西侧,总建筑面积32184㎡,总投资约3.5亿元,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院士团队领衔设计,以“南海I号”为起点,“海丝方舟·梦启阳江”为设计理念,提取海浪,丝网等具有阳江海洋特色的文化元素,形成形体优美、空间丰富的整体造型,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协调共融、气韵相生,打造了“研”、“展”、“育”一体的水下遗产保护科研中心。将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一起,推进加挂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粤西基地,打造“南海Ⅰ号”世界级考古品牌、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


640(6).jpg



船体总体保护项目

“南海I号”船体总体保护项目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经费支持,根据国家文物局审批同意的《“南海Ⅰ号”沉船总体保护方案》,未来20年,“南海I号”将获得专项保护经费4.57亿元,能确保“南海I号”得到科学高效的保护。这是“南海I号”出水至今最大的文保项目,“十四五”期间将投入约1亿元,打捞的沉箱和脚手架将被拆除,“南海I号”船体将在底部采用全新的支护方式,水晶宫结合陈展改造后,观众们将能够围绕“南海I号”船体720度参观。目前,沉箱元素造型已以新的陈列展示形象“重新上岗 ”。


640(7).jpg

640(8).jpg


仿古船水围堰陈列景观项目

“南海I号”仿古船现停靠在闸坡渔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密隔舱的代表性传承人领衔设计,自2014年建成后已先后参加了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葡澳风情过大年”主题活动等大型活动,已经完成出航使命。近期,广东海丝馆正在推进将“南海I号”拖移到南门广场沙滩上,建设水围堰陈列,作为演艺舞台、研学景观场景,下一步还将结合文艺精品创作、情景剧表演。该项目对博物馆文旅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也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海丝文化。


640(9).jpg


5.18国际博物馆日

2023年5月18日,广东海丝馆高质量承办了“5.18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创新活动形式,省港澳同行首次共同到场参加,体现了同宗同源同发展。邀请历届考古领队重回故地,场面温馨感人。推出《船语》原创诗朗诵,全新解读人文精神,给人民精神和力量。推出21地市方言《岭南文博美美与共》文博说唱,展示了广东文博事业巨大成就。活动有近30家网络媒体参与直播,480多篇媒体稿件,并通过国际媒体平台外宣,点击率超500万人次,得到中博协、省领导和网民高度评价。


640(10).jpg


640(11).jpg


640(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