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2 阅览次数:1886 收藏
10月8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博物馆头条和文博头条统计发布的「中博热搜榜」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最受网友关注的百强博物馆榜单,在全国6100多家博物馆中,百余家受到网友高频搜索的博物馆上榜。
广东海丝馆位列中博热搜
百强榜单第43位,省内第3位
列入进步超10位以上榜单。
中博热搜榜依照中博热搜指数3.0进行统计发布,包括“四大维度、20项指数”,由常设展指数、新展指数、参观量指数、平台指数、文创指数、发布指数、教育指数、百度指数、微信指数、微博指数、头条全平台指数、短视频指数、新榜指数、全网阅读(收录)指数、评论指数、荣誉指数、舆情指数、热搜成长指数、网友关注指数和媒体关注指数等指数构成。
网友的高频搜索,是广东海丝馆综合魅力与活力的体现。今年8月,历时10多年的“南海I号”考古发掘工作全面完成,转入全面保护阶段。未来20年,“南海I号”将获得4.57亿元国家重点文物专项保护经费支持。广东海丝馆在文旅融合方面持续发力,提升陈展设计,推出
沉箱展示区
船语主题场景
整体打捞展示区等
成为网红打卡点
持续引进推出高质量临时展览,今年以来共引进《大展宏“兔”——癸卯(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等10多个临时展览,观众量达7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景区游客的观展体验。
在文物活化利用方面也取得喜人的成果。广东海丝馆与香港以及“南海I号”出水陶瓷器的五大窑口产地的头部文创开发设计公司合作,新开发了系列文创新品,并利用“南国书香节”阳江书展活动举行了文创产品上新仪式,上新了“船语雕塑”、“一盏源”、“龙泉窑·青釉菊瓣纹盘”、“新款文创雪糕”、“南海I号遗址泥考古生态盲盒”等五款文创新品,其中的
“南海I号遗址泥考古生态盲盒”入选
2022-2023年度广东博物馆
十大文创精品推介名单
深受广大公众的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海丝馆在全国“大展宏‘兔’——癸卯(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中荣获衍生产品创新一等奖。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首次推出博物馆之夜活动,以“歌舞+情景剧”的古典表演方式,突出展示了广东文博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南海I号”6任考古领队重回故地,场面令人动容。活动还首次集中上线了省内83家博物馆VR展览项目149个,让公众足不出户享受公共文化发展的成果。此外还有文物公益鉴定、非遗集市等活动。精彩的活动带动巨大的传播流量。吸引了抖音、快手等近30家媒体网络直播,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广州日报等8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在推特等国外、境外媒体平台也进行推送。整场活动全媒体报道480多篇次,点击率超500万人次。
积极利用媒体平台宣发。广东海丝馆今年以来分别与央视、中新社、新华社等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以及微博、优酷、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合作,积极宣传重大活动和重要研究成果、重要应用实践,点击量超过1000万人次。在广东海丝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持续推出“南海I号船说”(二十四节气)、“海丝掠影”、“海丝日历”、“文博小课堂”等系列图文,点击浏览量在全省博物馆公众号前列。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指导、自然资源部宣教中心、团中央新媒体中心、中国文物报、三沙卫视主办的《博物馆里的海洋》大型海洋文化探索系列直播走进广东海丝馆,全活动直播浏览量破亿点击。广东省文旅厅出品宣推特别节目《一起旅游吧——海丝·南海I号》观众点击量超万人次。
广东海丝馆坚持把海丝文化宣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紧密结合,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元气满满”海丝大闯关知识问答、“情系龙舟,传承文明——广东海丝馆端午节趣味活动”“激扬青春,遨游知识海”广东状元展览答题活动、“粤菜粤鲜美食知识挑战”活动等一系列社会教育活动,举办了“华夏科技之光——水密隔舱技术的应用”青少年研学活动,服务公众20多万人次,南海I号”主题研学项目获评“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阳江市“终身教育品牌项目”;广东海丝馆志愿者服务团队获“首届全国博物馆志愿者服务典型案例”;馆数字化项目获“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应用十大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