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5 阅览次数:4921 收藏
根据《“南海I号”沉船船体及出水文物2023年保护工作计划》,广东海丝馆于2024年3月-10月期间承担“南海I号”出水陶瓷器保护修复项目的任务,并委托山东文保文物修复技术有限公司参与实施。
馆领导了解文物修复工作进展
瓷器修复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其修复过程繁复冗长,其中包括分类整理拍照——建档——清洗——加固(加固不仅能防止瓷器表面装饰层脱离,对于较为脆弱的器物,通过加固也能使其更加坚固、完整)——粘接——补全——封护——打底——上色——仿釉——展出中的定期维护等一系列保护和复原的操作。广东海丝馆大多数馆藏瓷器文物为海洋出水文物,出水前由于长期埋藏于海洋中,受环境、盐类物质、有机物等的影响,器物本身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出水后的瓷器文物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大多数瓷器文物都比較容易破碎,加之受海边空气中盐分及其他酸性气体 (CO2、SO2等)的侵蚀,使得瓷器文物的损坏情况更加严重,因而对其进行保护修复尤为重要,一来是实现对瓷器的保护;二来可以在展览中呈现出瓷器修复的状态,加深观众对瓷器的印象。
修复前
修复后
从长远来看,本项目的实施,在社会效益方面有利于海洋出水瓷器的长期稳定保存,有助于提升公众对海洋出水瓷器保护的满意度,给予公众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在经济效益方面可以促进了水下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和沉船主题博物馆的受欢迎度。在生态效益方面打算尝试研发新的修复材料与新工艺,将始终坚持环保与绿色的理念,使用对环境和健康影响最小的材料与工艺,从而提高了环境生态效益。
瓷器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原则是“最小干预”,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这是任何一个文物保护工作者必须坚持的原则。与此同时,瓷器文物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头,保护好瓷器文物是我们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天职和共同心愿。那么,让我们共同守护好我们民族这一文化瑰宝,传承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